顶级营地:游猎肯尼亚
回到非洲,回到肯尼亚。肯尼亚能给的不只是马赛马拉,那库鲁,阿布戴尔树顶酒店。
在这个远离世俗的纯净自然世界里,最奢华的,就是在与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的营地中入梦,还有一些虫鸣和水流的声音。
深入到一般旅人较少抵达的梅鲁、桑布鲁和雷瓦等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。在犀牛河营地(Rhino River Camp)、艾尔莎营地(Elsas Kopje)、大象睡房营地(Elephant Bedroom Camp)和布雷纳营地(Borana lodge)等既原始也奢华的居住空间,来接近这片原始的土地和生灵,让人体验到生命的苏醒和觉悟。
艾尔莎营地(Elsas Kopie)与她的故事
沿着山坡的小径前行,来到了一处房间,推门而入,里面完全是自然风貌的设计,屋顶用茅草编织,面朝着山下,三面都是敞开式的设计,中央是一张大床,宽大的蚊帐悬垂下来。
走过一座吊桥,走进更高的一处房舍。这套房舍更加富有自然特色,将一根粗大的树枝和几块大石头直接作为素材,成为房屋内装饰的一部分,包括洗手间,也是直接面对着碧绿的树林,让人可以在自然的怀抱中,肆意撒野。
坐在阳台下,眺望着山下广阔的碧林,忆起了与这个营地有关的故事。
这个营地的名字Elsas Kopie中的Elsa,来源于一只狮子的名字——艾尔莎。Kopie的意思是小山丘。这可能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一只狮子了。它的抚养人,就是乔伊亚当森(Joy Adamson)女士,她是一位自然环保主义者,艺术家和作家。
1937年夏,富家太太乔伊,从维也纳去肯尼亚度假,来到了肯尼亚的这片原始丛林,迷恋上这里的神奇自然,不惜与丈夫离婚,留在了肯尼亚,后来嫁给了当地的禁猎监督官(Senior Game Warden)——一个出生于印度的英国人乔治亚当森。他是一位野生动物保护学家和作家,被称为“Baba ya Simba”,这在斯瓦西里语中的意思是“狮子之父”。
1956年,在肯尼亚北部边境地区的丛林中,乔治和另一位狩猎向导遇到一头母狮的袭击,被迫开枪自卫,击毙了母狮,乔治后来意识到,这头母狮,乔治后来意识到,这头母狮应该是为了保护幼崽,才会有此举动,于是在出事地点附近,发现了那只母狮遗留下的3头刚出生的幼崽。他们把它们带回了家,将3只分别取名为“Big one”,“Lustica”,“Elsa”实行人工喂养。
6个月后,他们发现同时喂养三只幼狮,工作量十分繁重而困难,就只好把其中较强壮的两只送给鹿特丹动物园,最弱小的一只“Elsa”留养在家中。他们觉得让它重归自然,比放入动物园更佳。为此,他们花费了许多时间,训练它捕食和独自生存的技能。
从此,人与狮子生活在一起。两年后,艾尔莎长大成为了一只大狮子了。他们决定让艾尔莎重返大自然,让他重新学会在野外生存。亚当森夫妇也回到英国的家中。一年之后,他们重新学会在野外生存。亚当森夫妇也回到英国的家中。一年之后,他们重新回到这里,希望能再次见到艾尔莎。
果然,他们与艾尔莎重逢了!艾尔莎还带着3只小狮子来看望他们,让他们喜出望外。艾尔莎临别时,还把3只小狮子留在这里。因为艾尔莎的心目中,这里就是小狮子的“姥姥”家。艾尔莎也因此成为了第一只被成功放回自然的狮子,并在放归后成功产下幼狮,仍能与人保持联系。
艾尔莎死后,由于它的孩子变得十分讨厌,猎杀当地农户的家畜,乔伊怕农户可能杀死它们,就把它们运到了坦桑尼亚的边境,后来它们在塞伦盖蒂有了自己的新家。
“狮子之父”令人惋惜的结局
我站起身来,面对着这一片广袤的山麓,我的内心充满着一种想要呐喊的渴望,但我忍住了。我眺望着这片绿意盎然的大地,回味着“生而自由”的深邃含义,那种因自由而拥有的勇气和骄傲。这正是奢华自然给人的不绝启示。